随着国内防控政策调整,作为省、市重点建设工程的深圳市前海国际枢纽中心项目,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保障来深建设者的顺利返岗,切实做好年后项目复工复产工作,南山区总工会与项目部积极主动作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当了解到春运紧张,工友返岗受阻的情况后,便统筹安排专车,春节假期刚结束,便为工友量身打造“暖心大巴”,助力加快返岗复工,积极抢抓一季度开工关键期,全力冲刺新年“开门红”,誓保全年“满堂彩”。
项目负责人王振林表示,本次能“点对点”接送农民工返岗,非常感谢南山区总工会的鼎力支持,帮助我们在解决农民工朋友返岗出行难题的同时,有效保障项目部用工需求,为项目的顺利完工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据了解,深铁前海国际枢纽中心项目位于深圳市前海中央商务区,分为综合交通枢纽和上盖项目两部分,由深圳市地铁集团斥资建设,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分别承建地下枢纽和上盖物业(T2、T3、T4、T10)主体工程。建成后的深铁前海国际枢纽中心项目将有效构建全方位轨道交通网络,实现立足前海,辐射粤港澳,乃至联通世界的“四位一体”互联互通交通格局,加速深圳形成1小时乃至半小时都市经济圈,构筑粤港澳大湾区品质发展引擎,助力深圳打造“交通强国”城市范例。
目前,项目各项复工复产工作正有条不紊进行中,预计于今年3月中旬,T4栋塔楼可突破“百米大关”,11月可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有人说深圳出现了三次返乡潮,很多人都退租回家,深圳的出路在何方?
现在的深圳,呆下去谈何容易。
我在深圳多少年?自己都不好意思说,说了怕人笑话。我只说最后十年住的地方吧。
说最后十年有点夸大,毕竟要到明年11月份才十年。我搬到这地方的时候,楼下刚刚有人接手一个店面开发廊,发廊叫动感屋,专业理发的那种,没有七七八八那些名堂。我住同一栋楼的5楼,肯定的说,这么多年来,我每次理发都在动感屋,近,熟悉,我是短发,一个月三次,一次20元,雷打不动。而且我理发有个习惯,不要理发店洗头,剪好了,自己上楼回家一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这也许是我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在动感屋理发的主要原因吧。
今年疫情发生,工作受到影响,决定离开深圳回老家,最后一次理发依然是在动感屋,机票是3月30日下午,提前理发,时间是3月28日下午,我和老板的最后一次聊天耐人寻味。
我说:你可能是最后一次给我理发了。
老板之前听说过我要回老家了,也不特别意外,说了一句:时间过得好快,我们认识都快十年了。
我说:每月三次,每次20元,一个月60元,一年720元,十年…
我吃了一惊,这些年光理发就要6000多元。
老板说:你帮我交了一个月店租。
这我也知道,他的月租是6000元,因为疫情,关了两个月店门,求房东减一点,房东没答应。
他也知道我的房租是每月1200元,他说:你的房东三分之一按揭是你贡献的了。
我哑然失笑,光理发就要6000多,房租10万+,还有吃饭、穿着、交通费、水电费物业管理,燃气电话费…
深圳,我不是没挣钱,可是我的口袋依然是空的,我的钱都是给别人挣了。
疫情,正是一个很好的理由。我也只能选择唱一曲《沙家浜》第五场:撤退。
前两天我舅舅一家都从广东东莞那边回来了,原因是他们那一个厂子现在已经停了,所以一家三口也被迫回家。礼拜天晚上的时候,舅舅给我打电话,说能不能在汉中这地方先给表弟找个工作,毕竟小表弟也二十七八了,还没有结婚,现在再没了收入的话,娶老婆就更没有希望了。
记得去年十一舅舅回家,和舅舅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舅舅还说今年或许他们一家在场子里面还能拿到额外的一笔钱,原因是他们的厂子是一个做灯的厂子,现在有员工一千多人,分两个厂区。他说厂子可能要搬迁到越南那边去,但是他们家都不愿意,由于他们一直在这个厂子里面打工已经七八年了,所以合同到2021年才算结束,因此按照劳动法如果他们不愿意去越南的话公司应该补偿他们一笔派遣费,舅舅说他们三个人大概能拿4万多块钱。
哪知道现在才没过几天,2月末的时候场子里还催舅舅他们能否快点复工,现在4月份还没有过完他们就又被放假了,真的是转变很快。就有说现在广东那边很多的企业由于都是做外贸的,所以现在成批成批的厂子都在放假,在那边现在根本就找不到工作,辛辛苦苦在场子门口蹲一天,等来的都是人家人已经招满,所以只能回家。
由于很多在广东那边打工的人都是租的房屋,而且那边很多人家里面有很多套房子出租,所以最近广东那边兴起退租潮。舅舅说他们厂子还算好的,给大家都把工资结清之后才放假,有的厂子工资还没有发完,很多人只能整天在宿舍里或者出租房里面等发工资。
今天早上看了一下,全球疫情越来越严重了,而且欧美这些发达国家尤其严重,目前看来疫情在6月份能够结束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很有可能广东那边的场子要放假好几个月,不过舅舅说大家都能够理解,因为厂子也不想这样,但是困难时期,大家不能拖后腿,所以回家之后舅舅就立马承包了20多亩地,这两天就有正在忙着播种玉米呢!而老张也给就有支招,可以先让表弟到城里来送外卖,等找到合适的工作了再换,不知道大家觉得怎么样?
如果深圳不解决高房价和高物价的问题,没有路,即便有,也是死路,没有了基层农民工建设城市,没有了高级知识分子和新鲜血液进入深圳,扩大血液循坏,就当地深圳的老户或现有的这些所谓的人才,能撑起深圳未来的发展吗?想一下,可能吗?
深圳在1998年和2008年都出现过返乡潮,前两次,跟金融危机有关,这一次返乡潮,很多人说是疫情,实际上,疫情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在疫情之前,深圳就已经出现过了大规模的返乡潮了,包括去年的时候,很多在深圳打工的,就纷纷返乡,再不去深圳了,那么,甚至为何会出现第三次大规模的返乡潮?理由有几个:
1、整个经济的不景气。实际上,纵观全国全世界,这一两年的经济,一直都不景气,你我的收入都在降低,整个 社会 大环境如此,深圳也难以避免,经济必然影响到老百姓的收入,包括打工的基层人员。因为企业效率不太好,降工资,大家觉得干的活跟收入不成正比,自然就不愿意继续干了,选择了回家。
2、生活成本太高。这里的成本,有基本生活保障吃喝拉撒,也有房租的成本,在深圳,几百元的村中存房租,基本找不到,何况,随着深圳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深“城中村”房子拆除,没有了居民自建房,打工者只好选择小区租房子,一个单间,大多数都是1000多一个月房租,一个月四五千块钱,除去房租、吃喝拉撒,能存下来的,有个两三千就不错了,大多数一个月存一千多,一年就挣一两万,有的甚至一年下来,一分钱存不上。何况,深圳买衣服、吃饭等,实在不便宜,全中国最贵城市之一,也是全中国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
3、受疫情影响,大量工厂没法生产,个体也没法开门营业。事实上,这一次疫情不仅仅影响全世界,全中国也如此,各地因为防疫工作进一步收紧,很多工厂没法生产,门面商铺个体也因为各种防疫原因没有开门营业,基本不开门营业了,因为光顾的顾客少,生意不好做,生存艰难,真不上钱啊。当企业不开门,没活干,门面不开门,没钱赚,或者开门了,没有生意的时候,必将面临很大的租金压力以及生存压力,没有办法,只好回老家种地去了。何况,在深圳打工的,大多数是在工厂上班或干个体的的 社会 底层,真正本地户口,大多数是在大企业或者机关事业单位上班,不存在这方面的生存压力。
4、受环保以及其他经济的影响,企业一直没有开门。除了这一次疫情的影响外,还有一点就是环保整治的影响,导致深圳小企业基本处于关门歇业状态,这种情况,从去年到如今,一直如此,我身边就有在深圳开服装厂的亲戚,因为受到环保督查影响,去年就没开门几天,最后房租太贵,没法经营下去了,只好关门,到我们市去开厂子了,小工厂关门,工人们找工作难,咋办?那就回家呗。
5、企业压榨工人收入,导致无奈离开。正是因为受各种因素影响,导致企业生存艰难,但企业为了能够继续经营下去,只好从工人身上减少成本,最好的办法就是降工资,起初,招人的时候,七八千块,说的好好的,但真正使用你的时候,各种扣除,也就三四千、四五千,企业黑心压榨工人,扣除工人工资,导致大家无力承担高昂的生活成本、高强度劳动成本和底工资,只好辞职了,但要重新工作,不仅困难,且面临的都是同样被欺诈,无奈只好离开,返乡潮出现,也就在所难免。
6、工作不好找。深圳紧缺工人不?缺,即便如今很多企业不开门,同样紧缺工人,那么,紧缺,为何还出现用工荒?这种用工荒只是相对的,荒的背后是低工资、是各种压榨和扣除工资,因为企业不愿意开高工资,招不到人,所以出现了用工荒,因为你工资开低了,工人不愿意干,人家宁愿回去种地,也不愿意在这里受欺负,导致出现返乡潮。
7、家乡有安全感和有保障。深圳农民工们返乡潮出现,还有一个原因是,如今农村经济发展还不错,或者县城经济在迅猛发展,就业机会多,因此,农民工们在深圳待不下去的时候,选择回到县城打临工,或者回到村子里做点其他生意,如养殖、发展特色种植业等等,一年也有几万块收入,这样生活成本低、有保障,还能照顾家庭,因此,农民工们最终返乡了。
8、国家一定程度上有支持。目前在老家创业贷款政府有支持,种植农作物也有补贴,政府也鼓励老乡们就近就业,甚至农业专家手把手教农民搞特色产业,帮助农民脱贫走上致富路,因此,这也是农民们返乡的一个因素。
今年对于农民工来说是很难难的一年,疫情期间,在家里待了两个多月没有收入,好不容易等到疫情控制住了,各地已经解封也迎来了复工,可是没出去多久,很多的农民工又返回了家乡,发生这样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也很无赖。
先来说说我们村子里小吴的经历,小吴今年34岁,在深圳的一家电子厂上班,工资一个月也有5千多块钱。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小吴在去年年底回家以后,到今年的三月份就没有出门,直到3月初的时候,疫情得到了控制,我们当地安排了点对点的大巴运输农民工到深圳打工,他才返回到工作的单位。可是在厂里上班了十多天,产线就没什么事做,接着工厂里就发出了放假的通知。说是受到国外疫情的影响,工厂已经没有多少订单,从3月27号就开始停工停产,预计要放假6~9个月,放假的事情对于小吴来说太突然了,他根本就没有预料到会放这么长的假。
企业在通知中也说到,放假也是迫于无奈,鼓励员工自谋生路,现在国外疫情这么严重,很多欧美国家都在抗击疫情,对外的贸易全部关闭,也取消了很多的订单,这对于深圳的外贸企业来说,是很沉重的打击,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深圳多家公司因为受到国外疫情的影响而倒闭。小吴在深圳放假,心想在这里住着也要花钱,就打算再重新去找一个工作,可是他来到深圳龙华的三和人才市场,却发现人才市场的景象与去年有很大的区别,没有多少家企业在招工,像去年的这个时候,深圳的很多企业都在这个人才市场招工,展开抢人大战。小吴在人才市场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先返回租房,可是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工作也没有着落,最后决定先返回家乡,帮忙家里人忙完农活再出来找工作,到了4月初的时候,小吴就把深圳租的房子退掉了,又回到了农村老家。
今年对于深圳的企业来说,是很艰难的一年,农民工找工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国外疫情没有控制住的情况下,深圳一些企业即使在不赢利的情况下,也要想办法活下来,如果实在没办法维持,只能依靠转型,寻找新的出路。
老表的儿子武大毕业在深圳创业,媳妇是四川人,复旦大学毕业,同在一个公司,老表的儿子是it专业毕业的,原来给人打工,月薪一万多元,后来几个同学丶同事撮合在一起开了自己的公司,搞软件研发。老表夫妇在深圳,帮儿子一家带孩子。
今年新冠疫情放开后从深圳回到乡下,我问:怎么回来了?老表答,生活不易,儿子一家创业未买房,每月租房费用4000多,新冠疫情公司基本没接到啥合同,回来休息一段再看,已经六七年没有种田地了,回家又捡起种田的老伙计。
据他讲儿子的公司还算好的,有的厂丶公司已经完全没有活干了,停工停产。他原来在深圳,其实是跟别人看厂的,是儿子朋友开的厂子,也就是当保安,由于停工停产,保安也大部分辞退了,只留两三人,他看别人家庭比自己更困难,就主动申请辞职了。
这年头,深圳很多小厂生存比过去难多了。大一点的厂子有的计划向东南亚转移,主要是原材料丶生活成本丶工资成本上涨,已经无利可图。一些技术含量低的企业,生存更难。为了节约成本,过去三个人干的事情,现在只要两个人干,一般的工厂公司都在裁员减员。
打工的成天三五成群,在街上寻找招聘信息。生活不易,很多厂是不包住宿的,有的厂包中餐,有的厂包中晚餐,有的厂完全自费,如果十天半月找不到工作,生活的成本是很高的,租路程远点的地方的房子就是1000多,上班需要转车,相当辛苦。
很多人在深圳打工多年,如今不得不退租回家,等候老板的通知。
生活不易,请善待自己的工作,善待自己的职业。
没你,深圳还是生振!
我小区有几个靠投机买卖落住深圳的,说房子卖不动了,小贩生意不好做了,工厂都搬了,这些人一旦撤离深圳,深圳就要衰败的…。他们指着附近的一个工业园说:这里原来好多工人,现在都没了,园区只好建起写字楼来出租了。
恰巧我就在这个工业园里租了三间写字楼。工业园里的工人确实没有多少,但小车多,白领多,一年发明的专利也多…。就光工业园一年的出租费比往年都翻了三倍还多。工业园再也不象往年那样噪杂了,又卫生了,又美化了:原先时一到傍晚,工业园门前都是乒乒乓乓油烟满天飞的,吆五喝六的小排挡,常常闹得邻居小区怨声栽道,交通堵塞。
现在可好了,满街都是怡情小店,灯烁斑澜星巴克必胜客这个K的那个J的,满满的都市应有的风情。
深圳说白了,留下的大都是文明斯文学术较高的人。深圳城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低蕴”,但来这个城里的高文明人,个个都有“文化低蕴”!要不然只有着四十年 历史 的深圳,就不会有今天“振”到全世界的成就!
大浪淘沙,深圳留下的是真石英!
返乡潮每年都有,不过由于今年情况的特殊,多地出现工人返乡潮多的情况。不知道是真是假,有人说『深圳出现了三次返乡潮』,而且很多人都退租回家。关于这个情况,我还是说一下这其中的故事吧!
我一朋友在某一线城市工作,由于他是干餐饮工作的,在城里开了一个小饭馆。由于城市人流很大,朋友的饭馆生意还算不错,年毛收入在40万左右。 除去房租开支、工人费用和杂七杂八的,朋友一年的收入也在20万以上。由于比较赚钱,因此朋友也习惯了把城市当做了自己的家。而在2019年下半年,朋友也扩大门庭,又在市南开了一家分店,其生意也是火火的。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也没有想到,2020年全球出现了新冠疫情。由于餐饮业属于聚集类的行业,而且陌生人流动也是比较多,因此来说这次疫情对餐饮业的冲击是比较大的。朋友等啊等,终于在两个月后等到了复工复产的消息。
但是等来的却不是好事:由于饭馆两个月没有开张了,而朋友也想大干一番,以找补一下两个月的损失。但是首当其冲的却是房东电话,而房东也让朋友尽快交上房租,再做其他打算 。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朋友由于和房东沟通房租减免无果,只好把这两个月的房租交上了。
但是在朋友重新开张后,却发现饭馆没有去年那么好干了,而人流也下降了2/3左右,在支撑了30多天后,朋友因为赚的钱不够还房租的,于是狠心一下『退租回家』。就这样,在外边拼搏了十几年的朋友,终于扛不起这样的折腾了,最终还是无奈的回来了,回到自己的农村。
第一,全球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有明显作用。
由于 现在国外的疫情正在爆发中,特别是美国现如今已经突破76万确诊病例,是很多的。在疫情的影响下,国外其他国家的经济均处于停滞阶段。国外人员没有储存钱的习惯,因此国外才行由于除了必须口粮和口罩等必须品以外,也是没有能力和心情购买一些奢饰品了。
所以在外贸订单的减少下,一些沿海城市的一些外贸企业只好放假来应对当前的情况,由于深圳等市的外贸企业也是比较多,在此情况下也出现了工人返乡潮的现象。
人类命运共同体,虽然说国内的疫情已经完全控制住,但是由于国外却不间断的发生疫情,这对于一些可有可无商品来说,自然也是受到了冲击。虽然前段时间,一些工厂陆续复工复产,但是由于订单的减少,一些工厂也是让工人放假来应对当前的情况。
而根据了解一些代工的大企业,最近也是不招收新的员工。而这样则造成了一些无法找到工作的人只好暂时回家,等到疫情的结束,经济上复苏了以后才回来。
虽然说返乡潮是每年都有的,但是由于全球疫情的原因,今年的返乡潮似乎来的多了一些。无论怎样,现在对一些农民工来说,找工作就不需要挑挑拣拣的了,因为在挑拣的背后,却让别人找到了工作。而深圳现在也和其他城市的状况是差不多的,都在等待全球疫情的结束,经济的复苏。
深圳生活不易,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没有核心技术优势的,想要在深圳立足真的越来越难。指尖以前有个发小,上到四年级就随家人搬到深圳,据说现在生活的还不错。但是要知道,这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十年前的时候,表姐夫调到深圳工作,花了两百多万买了一套房,直言买的值,现在已经买不起了。
有人说深圳出现了三次退租潮,包括98年和08年呢金融危机,作为经济核心区的深圳自然不能幸免。而这次退租,就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又产生了一波退租潮。之所以大家待不下去了,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猪肉价格、蔬菜价格都有上涨,在这样的国际大都市,生活成本更高,想要生活下来不易。
二是租房成本越来越高,去年深圳的城中村拆掉了,深圳“旧改”继续推进,外地来深圳打工的、做小买卖的、创业的,原本租房三五百,勉强着住着就行了,但是现在最起码一千多。生活成本比之前高了多。
三是受疫情的影响,深圳的很多工厂虽然陆续开工了,但是找工作却不那么容易,部分人转了半天没有找到合适的,加之住宿、吃饭成本越来越高。同时,这几年甚至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腾笼换鸟”计划不断地向前推进,很多不达标的工厂被迫离开,以此为生的工人也被迫离开。
有人说深圳出现了三次返乡潮,很多人都退租回家,深圳的出路在何方?
自1980年深圳成立经济特区以来,大大小小的企业、工厂,民营企业、个体商户,如雨后春笋、蜂涌而至。深圳经济迅猛发展,为全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引起这次返乡潮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带来的连锁反应。
一、受疫情的影响,农民工绝大多‘数都在家中居家隔离两个多月了,早就盼着、早日复工复产,在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纷纷复工复产,看到希望的时侯。国际疫情全面大爆发,疫情严重的程度、无法想像,至使多国关闭国门,中断外贸交易,对刚刚恢复生产的企业、工厂影响巨大。(1)进货渠道受阻。(2)大批订单取消或没有后续订单。(3)成品无法出口,严重积压。等等因素,迫使刚刚恢复生产的企业、工厂,再度仃工。导致工人无事可做,只好返乡。
二、
受疫情的影响,很多房东、不但没有减免房租、反而提高房租,别是商铺的租金、让人难以承受。由于疫情、为了避免传染,人们都在网上购物,对实体店、商铺冲击非常大。一些无法维持的商家,只有选择关门返乡、或另谋出路。
三、受疫情影响,务工岗位急剧减少,没有工作、无以为继,而务工人员各自所在的家乡,经过这几年的建设、发展,回家就业能赚取同等的收入或相差无几的收入,在深圳找不到工作、赚不到更多收益的情况下,自然选择返乡。
四、受国际疫情影响。企业、工厂,再度停工,商铺纷纷关闭,大批农民工的离开。对深圳经济持续发展、影响极大,希望国际疫情尽快得到全面控制,让飞速发展的深圳、重新走上正轨!
回顾过去,是为了展望美好的未来——我的2020
偶尔与朋友聊天,他感慨地说:“这个鼠年,真是过得乱七八糟!”一句话说完,叹口气,头直摇。
每个人,各不一样,有苦有乐,有得有失,都是常事。又到周末,也是年末,还有几天,就要过完这一年。每年都要写工作总结或个人小结,但今年不一样,在正常工作之外,个人和家庭,工作和生活,都随单位及 社会 发生着变化。周日,静下心来,作个思考。随着键盘敲击,内容可能繁简不一,或者杂乱无章,只是用简朴的语言表达所真实的经历。
就从过年前几天说起吧。那天,邮局派一名暗访人员,在邮寄的裤子口袋角落里暗藏一小袋白面粉,妻子检查包裹时,虽然翻了又翻,还是没有发现。下班前,单位通知罚款两千!辛苦一个月,也只能拿到三、四千块钱。她实在受不了这样的折腾,伤心之余,想要内退,我也表示同意。
两年没回老家了,节前打好报告,准备回去过年,也好陪陪母亲。可武汉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计划,只能天天宅家。嫂嫂的母亲所住村庄与我们家相邻,那里,还有从武汉返回的学生,家人准备年初二为老人办九十岁的寿宴,我打电话回去,劝说可以亲人一起吃碗长寿面,酒席就不要办了。他们也通情达理,置办的酒菜分给各家处理。
过年期间,气温虽然不是很低,但感觉特别寒冷。年初四一早,手机铃响,办公室通知要去菜场、超市等场所巡查。妻子和女儿生怕我外出受凉,给我准备了厚厚的羽绒服,还要我套上老棉裤。几天没下楼,下台阶,脚下如同踩着棉花,进车库,却有种陌生感。
驱车直奔南湖迎宾菜场,一路冷清,菜场门口有几个人,他们挑着菜,也有市民在买,都戴着口罩。很快,工商管理人员赶来,拆除了菜场的门牌。因为南湖附近人口密度大,多年来,这个菜场,每天从早到晚,人头攒动,生意极好。但简易顶棚,每遇雨雪等恶劣天气,安全隐患很大,早有拆掉重建的计划。
当天,我们从汉中门大街一直向南,到沙洲莲花南苑菜场,总共去了16家超市、菜场和小门店。在安置房片区,不少老人照样不戴口罩,互相递烟,一片祥和的节日场面。
接着,每天去各个点参加督查。
初七清晨,邮局通知妻子去上班。年前已递交过内退报告,说好年后就不再上班,可单位没把接替的人安排好。既然这样,公事为重。邮局就她一人上班,没一点防控措施,好在女儿提前从网上购了一箱口罩。在无遮挡的柜台,面对着来邮寄信件或物品的顾客,有人咳嗽,也不能回避,否则被投诉,又要扣钱。
我们根据组织部安排,初八开始,就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先是在长虹路社区,报到那天,在周边走了一圈。紧靠社区北侧,有个巨型燃气罐,港华燃气公司就在这。马路对面,就是消防队。一路走过,看到花卉、牛羊肉、建材商品等大型批发市场,三鸿公司、南湖菜市场、盒马生鲜大卖场,还有学校、宾馆、敬老院、垃圾中转站……沿街各种店面就有276家,城市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在这个社区应有尽有。只是,门上都贴着封条,街面十分冷清,除了志愿者,难得见到人影。
这里由两个社区合并,其中的电站社区,就有住户近6000家,居民两万多,仅3个小区有物管,还有10个小区没有物业公司。无疑,老旧小区的管理难度更大。在电站村,有一条市政道路从居民楼之间贯穿,内有变电站、供电抢修班、城南路灯管理所、污水泵站四家单位,成为开放式小区。
面对疫情,与社区人员一起,经多方协商,及时封闭了小区南侧路口。又联系工人,用铁管焊接封闭东侧小门,居民全部从电站村北口进出。顿时,进出人员井然有序。
社区书记年近六旬,他说:“我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社区每晚要排人值班,考虑他们都是年轻人,家里有小孩要照料,所以我每晚都住在社区。一天,回家洗澡换衣服,离开前,以为老婆会留我,没想到她却说:‘你是党员,是干部,还是书记,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你不冲在第一线,谁冲在第一线?’”谈起这些时,看他的眼圈都红了。
还有社工老陈,是退役后自谋职业的军人,凭着一腔热情,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哪里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他总是跑前跑后,帮助社区居民排忧解难,成为周围群众的贴心人。
每天,我们戴着红袖章,要么在小区门口站岗,要么与志愿者一起巡查。遇到雨雪天气,备觉寒冷,但必须带头坚持在门口为居民量体温,检查外来人员,严防输入。遇到不理解的市民,还会发生几句争吵,他们在家憋闷久了,情绪不好,是正常情况,不会与他们计较。
回想十几岁时在部队,持枪站岗,是为了保家卫国。如今,在小区门口站岗,是为了保护群众的安全。有个外地姑娘租住在一个老旧小区,每天,她从阳台往下观察,如果没找到戴红袖章的志愿者,会紧张地打12345求助。小区不让快递员进入,我们还帮居民把货物送到家中。
期间,连着几个雨雪天。那夜,卧室没开空调,妻子穿件毛衣坐在床头看半个多小时的书。入睡后,半夜时分,她突然发冷,直打摆子,我起来到书房找药,随手翻到消炎药让她服下。忙到后半夜,天已大亮,妻子不见好转,早晨没起床,我心里直发慌,因为到厨房,无从下手。妻子交待说女儿起床后不让进我们房间,说得心里更紧张。
女儿所在单位说等通知再去上班,年假后在家待命。她一早起床,立即进我们房间摸她妈妈额头,马上网购感冒药。这个时候,不敢到医院,只好打电话给中医和西医朋友,按照他们提示,买感冒药,喝姜糖汤,按摩穴位,实施艾灸。女儿要了外卖,家里也是难得买一次肯德基快餐。
我正常去了社区,电话中,妻子说下午好些了,可以起来坐在窗台上晒太阳,看看书,我的心也放松点。
然而,第二天,及之后的一段时间,妻子身体状况出现反复现象,时而发冷时而发烧,好在不咳。她坐在餐桌旁,没有一点食欲。体温计显示达到三十九度多,女儿建议要去医院,医生也是这么说,我还是犹豫着,让她继续卧床休息,每天艾灸,加大饮水量。哥哥发来信息安慰:“风寒感冒可用《感冒清热颗粒》,初起时效果更好。不要乱用其它药,冬春时节一般都是风寒感冒。”
这种感冒药,网上买不到,只好找到旁边药店。人家认真登记备案,刨根问底了解情况,我都悉数相告。第二天,社区开始有工作人员来电话,每天了解两次妻子的体温状况。好在没人上门,否则更加紧张。
妻子自学了一手好厨艺,每餐都让女儿吃得很开心。我若帮忙,说是添乱。而那些天,我照样下社区,早出晚归,天不亮进厨房,也就是熬好稀饭,烧足开水,心里真无望,感觉人都要崩溃了。岳母打来电话询问情况,叮嘱如果严重,一定要到医院检查。一天,初春的阳光十分明媚,妻子的体温还没降到正常,问医生,说要去医院,可不论我们怎么劝,她躺在床上就是坚持不起来。现在想来,她是对的。好在她坚持使劲喝水,一个多礼拜后,体温终于恢复正常,真是惊叹强大的祖国中医疗法!
那段时间,因为在社区值守,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岗位上不能没有人,每天中午回单位吃饭,处理相关事宜。所以,家里有发烧病人的事情没与单位说,也是冒着风险。要感谢医生朋友的提醒,感谢亲人的牵挂,更要感谢同事,偶尔我也有迟到或早退现象,都靠一起下社区的同事帮忙承担,保证了属地平安。
一个月后,我们换防到爱达花园小区,全市首例QZ病人就在这里。一次,小区居民集体反映,此人FY后回来,有安全隐患,需要加强管理与防护。我们上门入户,当面宣传,努力消除群众的恐慌心理。
这个社区书记是位女同志,工作任劳任怨,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位离开。有段时间,她的脸上长满了疹子,口罩外面的皮肤都是红的。应该是这段时间工作太辛苦,外加皮肤过敏,我们建议她到医院看看,在家休息休息。但她只是开了些药,每天坚持上班。用她的话说:“在这个关键时候,如果我打退堂鼓,其他人怎么看?社区缺了主心骨,上门入户,沿街宣传等工作就没法开展。”
整整两个月下来,总体形势平稳,转而又参与推进复工复产工作……
电视新闻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面对中国政府与人民出色的表现,在介绍中国抗击新冠疫情过程的经验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一生从未见过这样的动员!”
不怕走在黑夜里,就怕心中没有光。我们伟大的党,就是指引我们战斗的明灯。在每个社区,每个党组织就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每名书记都以身作则,坚持“我是书记,我就应该冲在第一线!”大家通过默默奉献,无声地证明自己。每一名机关或基层的共产党员,都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当乌云散去,自会漫天繁星。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首先要做好自己。家里没有病人,顿觉气爽神清。经历疫情防控,我们更应注意生活习惯,更加珍惜美好而平凡的人生。
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我们也恢复了正常的工作,进京出差半个月。以往,三月份的京城,树枝秃着,满眼枯黄。因为疫情,今年全国“两会”开得晚,推迟到五月底六月初,杨树在飞絮,柳枝已吐绿,到处充满着春意盎然的景象。敢于召开几千人同坐一堂的大会,也是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担当。
下沉社区期间,除了妻子生病那些日子外,每晚我都坚持写一篇所见所闻所感。后来,听人鼓励,整理出来,无文号印刷出两本样册,考虑印出来没什么意思,我还是没让再印。朋友打听,江苏这边出版社一个书号要好多钱,电子稿寄到上海。9月份,经文汇出版社审定,书号已经批下来,同意结集出版,也是一份意外的收获。
女儿去年大学毕业后,觉得现在有相应的物质条件,还是应该让她继续读研。回想我们小时候,因为家贫,高一辍学,当兵后考入军校才获得中专文凭。后来坚持自学,拿到本科。转业后,是组织的关心,参加党校在职研究生的学习。深深感到,有文化肯定比没文化要好。虽然她具备报考选调生的条件,但没参加培训班。因为年龄尚小,还是鼓励她继续读书。
在校保持较好的成绩,通过了雅思考试,本可到香港读研,可港内形势持续不好,不敢赌着往里面跳。只能错失读研良机,成长中的年轻人,没谁能确保一帆风顺,遇点坎坷,也是好事情。只要坚持努力,相信总有好的前景。
接着参加全省“三支一扶”招考,通过笔试和面试,考到扬州仪征市支农。多年前,我军校毕业时,也曾在仪征新城导弹营工作过。报到时,本来准备租房,可三个女生转了好几处都没看上。单位前年在后面院子里盖了一排10间单身宿舍,仅清扫那个房间,忙了整整一天。就餐在两个饭店,根据自己需要,可以去选。洗澡问题,在不远处的十字路口那个健身中心办张卡,晚上可以去锻炼,洗过澡再回宿舍。
每周五下班后,女儿乘长途大巴回来。周日下午开车送过去,因为要离开南京,我们都要报批才行。到那,天都黑了,一长溜单身宿舍里,没哪个房间亮灯。有一次,宿舍后面哪家老了人,乐曲撕心裂肺地唱个不停,女儿不懂,还以为附近新开了卡拉OK厅,我没吭声。在那样的生活环境,离开时,心中十分不忍。女儿总安慰说:“没关系,你们离开,她就关门学习。”
女儿回家常说,单位领导和同事都很好。前两年,有十多个年轻人招录进来,家都在外地,下班后常会聚餐。开始,女儿也参加,在一起就是寻找话题,打发时间,听到的都是东家长李家短的闲言碎语,而且,一聚就玩到很晚。女儿考虑与他们不一样,他们都在编制内,自己还要学习,后来参加聚会就少了。
杨绛先生说过:“世界是自己的,与别人无关。哪里有时间听别人胡言乱语,做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就是最大的快乐。”
回来过年,假期本来只有几天。今年情况特殊,到三月初,才通知家在外地的人员去上班,女儿相当于度过了一个最长也最闷的寒假。
年前,女儿在仪征能到两个饭店解决吃饭问题,下班可去健身房洗澡。疫情后,饭店关门,澡堂歇业,而单身宿舍那,没有烧饭及洗澡的条件,就是上厕所,还要走到前面的办公楼。
每个周末,妻子要准备好多个饭盒,提供女儿在那吃一周的饭菜。专门买个小冰箱,里面塞得满满的,那是做妈的对孩子满满的关心。女儿下班回房间,将食物兑着开水吃。同时,宿舍潮气很大,被子每周更换,依然是湿漉漉的,她脸上长痘,背上生出很多红点,这是湿气的表现。如果长期下去,会把身体弄坏。
考虑再三,还是同意让她辞职回来。她在那儿,手上事情还不少,提前打辞职报告,好让单位另外安排人员。女儿责任心很强,说单位里三、四月份最忙,就是要给拖拉机司机驾驶证集中年检,在节点内将工作做完,一切交接好后,才离开。
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一定的勇气,单位领导和同事都苦苦相劝。询问过相关人员,说辞职对将来招考没什么影响。我们也曾犹豫不决,毕竟,有份安稳的工作不容易,而且收入还可以,服务两年后有相应的照顾。但为了孩子身体,不得已而为之。4月中旬回到家中,集中精力学习,准备年底考研。
6月下旬,参加南京市部分事业单位2020年公开招聘。原来根本没想到女儿会参加这样的考试,她可能是在仪征上班时,看那些事业编的小孩与自己的区别后,便想到要早日进编。
《论语》里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也知道我看不上她所考岗位,但只要愿意去考,当然要鼓励。
那个岗位招录两人,女儿笔试考了第二名,与第三名的成绩只差零点三分。考的单位在高淳,比较远,还是建议努力考研,就没准备面试的事情。同样没参加过任何培训,面试又是第二名。经历严格的体检,第二次去高淳复检时,女儿就与同时考去的两个女孩在那看房,交了订金。可能,她是吸取了在仪征时居住条件太差的教训。9月下旬,单位来南京政审,几天后,又去仪征原单位进行再次政审。
11月份,一个周五,开车送女儿到高淳报到。科长说,吃饭有食堂,生活有保障。如果只是为了“衣、食、住”这三样就感到满足,那么,人生就太没有价值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觉醒的道路都是知易行难,道理似乎都很简单,但要把每一条都不折不扣地做到,并且领悟于心,真是不容易。
可能是受我感冒的传染,那个周末,女儿扁桃体发炎,伴着发烧。周五到单位时,看到大厅里布置了展板,收到通知,周一上午要召开迎新会。女儿因为发烧,只能请假。她还是很听话,那天在家喝了两暖瓶水,烧退了,嗓子哑着,周二自己乘地铁去了高淳。夜晚视频,只能看看,她的嗓子说不出话。
几天后好转,她自己买了辆自行车,每天在宿舍、单位、饭堂之间穿梭。一天,发来微信,图像上跳出一行文字:“我是一朵快乐的小花。”看得我们也挺高兴。三个孩子在一套房子里,互相有个伴,过得很开心。
女儿有了稳定的工作,而且自己愿意去做,我们这颗心也安定了。离家稍远点,因为学的专业,只能报考这样的岗位。
走出校门,被一脚踹进 社会 ,刚开始时,心高气傲、年少轻狂,就可能四处碰壁、痛苦迷茫。经历些失败,吃点苦,受点挫折,能给人很好的教育。若是不经历那些挫折,可能不会如此踏实地学习与工作。多经历点,才能从迷茫中找到自己需走的路。
上周末,女儿参加了省考。七百多人竞争一个岗位,我安慰说:“心态放松,不要有任何压力,只当是多做一遍作业。”昨天,本周六,又参加了研究生考试。只要在努力,总会有收获。
心理学里有一个罗森塔尔效应,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有时候正是让你实现理想的基石之一。这也说明,孩子的成长,找一个人来对标学习,也是有效的捷径。
管理大师德鲁克在谈到个人成长时,提到一个方法:回馈分析法。他说:“每当做出重要决定或采取重要行动时,你都可以事先记录下自己对结果的预期。9到 12个月后,再将实际结果与自己的预期比较。我本人采用这种方法已有15到20年了,而每次使用都有意外的收获。”
所以说,做一次总结,就有一次收获。古今中外,好的方法都是通用的。
夏天的洪水,导致长江水位一而再地越过往年的警戒线。夜晚参加督查,多次去江边,轮渡口的房子进了水,波涛不停地拍打着大堤。一夜,是水位过高,漫过堤坝,进了公园,与很多人一起参与了抢险。
家乡,千年古镇被淹。因为山洪暴发,上游水库破堤,县城尧渡镇也在告急。母亲住在老家,打去电话,无情的洪水进了屋子。那年,哥哥盖房,就是为了防洪,把地基加高,多年来,再大的洪水最多漫到前面路边,这次竟然院子里起了波浪,水流直入家中,真是没想到。幸好山洪来去匆匆,来得猛,退得也快,次日早晨打电话,母亲说水已经退入河道。
到堤坝去巡查,经过江心洲,长江的水位比岛内高出不少,幸好,有坚固的大堤。夏夜,岛上居民在跳广场舞,到处飘扬着动听的乐曲,对四周凶猛的洪水,他们似乎若无其事,依然正常享受着夏夜美好幸福的生活。
江水涨到最高点,慢慢退去,平安就好!
八月底,暑热还没退去,一天临下班时,通知我次日去培训,让参加市委本届巡察工作。在市委大院礼堂内动员,回想前年,曾在这个礼堂,上台领取个人嘉奖。
这次动员后,就去了仙林市委党校培训。培训结束,回单位简单交接,下楼,在门口碰到单位同事,我告诉所住酒店。转身离开,身后传来提醒的声音:“别在那里吃胖了哦。”
进点后,全脱产投入工作。离开单位,独自在外,更应严格要求。能参加市委巡察,要带着使命感与责任感,不能有丝毫懈怠。每周,可以回家休息一天。初到巡察组时,他们肯定以为我在单位是闲职,不做什么事,也可能是照顾我,没安排我承担什么责任,只需做好具体事情。
晚饭后与人在宾馆旁边的清水塘散步,都认为把手头工作完成好,没觉得有什么负担。夜晚在房间,独自思考,撰写本组阶段性小结的工作信息。日常接触中,感觉组长作风扎实,性情坦率,为人很好。
按照分工,有个材料组。期间,他们写专题报告,让帮忙修改。如此,大报告也交我承担。为了起草中期汇报稿,那个周末的晚上,大家几乎都回家了,一人在办公室,仅熟悉材料就看到半夜点把钟,饿了泡碗方便面,后半夜把材料写出来,一夜抽了整包烟。稿子写完,回房间,天已大亮。
躺一会起来洗澡,发现下水道被堵塞,便抠出下水的盖子,缝隙里全是头发,也不知道是谁的,就没当回事。国庆期间去江东门部队旁的海棠里理发,老板惊讶地问我怎么少了许多头发,才反应过来。他叮嘱说:“晚上十一点前,一定要上床睡觉,否则,头发还会掉。”
组长水平高,工作标准也高,坚持亲历亲为,直接参与改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本轮巡察任务。
从宾馆到我家,穿过一个高架,如果道路顺畅,十来分钟就可到达。有一阵子,因为周末要交稿,就没离开办公点,这样,就连续十多天没回家。经历过,无怨无悔。那个周末回家,我们在小区散步聊天时,女儿也说:“能有多少人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工作呢?哪怕再苦再累,也是光荣的。”听到女儿能说出这样的话,相信未来的年轻人,应该不会比我们差。
回想一下,初到那,还穿着短袖。宾馆旁边的清水塘里,荷叶亭亭,水草青青,菡萏葳蕤,一片生机昂然的景象。离开时,寒风吹来,着件薄羽绒服,仍有冷意,再从塘边走过,水中只有凋零的残荷。
一位副组长好心地对我预言着:“巡察结束,大项任务完成,你肯定要生一场病。”当时以为是笑谈,十多年来,因为坚持锻炼,除了运动受伤,基本没有感冒过。
这次,却被一语成谶。巡察结束,本可休息些日子,我却就回单位上班,扁桃体发炎得话都说不出来,身体发烧,浑身乏力,还是没有休息。再碰到离开时在楼前见到的同事,说我怎么如此憔悴。我知道,两个月里,吃得很好,却没长胖,反而瘦了两斤。
其实,我也只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组织上却给了我莫大的关心。年初,被单位评为2019年度优秀公务员,我已评过第三次,转业到地方,只呆过三个岗位,在每个岗位都被评过一次。当时,我说应该给年轻人,鼓励他们更好地工作。而且,组织上还为我晋升了三级调研员。在一楼大厅,左右两块电子公示屏,一边是表彰,一边是晋级,在滚动中,都能看到我的姓名。
一次,从对面的信访局回来,在楼前碰到位才转为正职的朋友,直接就笑着说:“怎么你一直干着别人都不愿去做的苦活累活,也不考虑给你挪个好点的位置?”他是好心,应该不是讥讽,我也只是对他笑笑。可能,在他心目中,位置更重要。然而,不论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人去做。至于位置,那是组织上考虑的事,从个人角度,应该心怀感恩,能有份工作做,就是幸福的事情。
六月份,为准备“七一”表彰活动,从下往上,逐级开展评选活动。单位把我推荐到机关工委,机关工委搞创新,以“微星光故事会”的形式,用几个小故事相串,展示各自风采,安排电视台到办公点现场采访,在礼堂面对大家一问一答,同时网上直播。我没按彩排内容,而是宣讲了前段时间在社区参与防控中,接触的两位社区书记的事迹。会后,有人调侃道:“你把主持人设定的思路都搞乱了。”头天晚上彩排时,就与主持人说,如果按她的提问,我可能答不上来,或许会提前离场。
经推选,机关工委将几个名单报到组织部,又采取所有党员参与投票一周的形式,筛选部分人员,再进入PPT展示、评委当场打分、会议讨论等形式,决定了优秀共产党员名单,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并在一楼大厅公示。“七一”表彰大会,上台领奖。这次的获奖对象,大多是卫健部门的医生、护士,还有社区一线的党员,很少机关干部名额,处级干部更是极个别的。
为此,也听到有人评论:“这次评优不都是基层一线的吗?怎么处级干部也能上台领奖?”我也没想,先后推脱几次,还是被评上,怪不得我。还发了一笔奖金,本想请大家搓一顿,因为疫情常态化防控,而且,请谁好?那么多人关心,大家都投票。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不搓了,免得惹是生非。
八月的一天,已经是中午,烈日当空,也是在楼前的路口,碰到一位在楼外工作的朋友,他是在楼内开会,准备返回,听他轻轻地问:“听到有人议论讲,给你调个三调,你说可以回家不来上班了?”听到这样的话,虽然关系好,他还是个领导,我当即回答:“怎么可能?我天天都在忙,刚才还去信访局接访,才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如果就提出不干了,不说大道理是辜负组织的期望,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对吧?”听我这么一说,他低着头连忙解释:“那是我听错了,不好意思,可能是说别人吧。”
人生在世,被误解,被非议,都在所难免。有的谣言,不知道源头在哪,也不知道那源头的人是怀何意,但传着传着,却会成真。别人怎么说,我们没能力去管,只要自己踏实在做,相信人在做天在看,仅做好自己,应该比较容易。
巡察结束后的一天,办里联络人员来电话要我填个表,说组里有个优秀巡察专员的表彰名单,领导研究说给我。电话里立即推脱,建议评年轻人。获奖只能代表过去,未来,还是要保持好的心态,做好份内事。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人生不可复制,珍惜每份遇见。要怀着感恩的心态,面对一切人和事。遇到好的领导,要拼命地工作,若是遇到对自己不好的领导,更要拼命地工作,因为,通过努力工作,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要对得起每月所拿的薪水。
对过去的总结梳理,就是对未来的思考谋划。这是一次总结,也是一次起点,感谢亲人、朋友、同事和领导一直以来的肯定和鼓励。转眼,鼠年将一去不复返。新的一年,期待与同事互相监督与支持,共同朝好的方面去努力。祝愿所有的亲朋好友在牛年踏踏实实生活,勤勤恳恳工作,天天平安,全年吉祥!(2020年12月27日)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因你百科,本站仅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法规。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nnbk.com/it/364229.html
如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因你百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